議題:財務世代

2024-07-03

閱讀使用說明

財務相關工作人員和不同世代的人們建立關係時,需考量每個世代中的人們,都因共同的社會、歷史生活經驗影響其財務發展,並與不同世代人們的發展有所不同。是甚麼因素,塑造不同世代的發展趨勢,對於金錢的想法、感受、行為、社會環境、歷史、事件、生活經驗等,使他們具有獨自的特徵、價值觀,以此影響對於金錢的態度和管理。該文獻以美國為例,主要探討傳統主義者、嬰兒潮、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這五個世代中,從出生成長時期的重要事件、信念傾向、金錢心態來看彼此的異同與影響。 

世代、財務社會化如何影響個人財務

世代

1. 每一代人都透過共同的社會和歷史生活經驗而發展並區別於另一個世代。這些截然不同的發展可以影響一代人的個性、職業道德、價值觀和信念、目標以及他們的明顯特徵和偏好(Wong et al., 2008)

2. 在相似的條件下(相似的經濟和歷史條件)成長和成熟,或接觸類似的文化或環境事件,或受到相同形式的技術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個人以相同的方式思考、感知和行動(Dolot, 2018)

3. 世代更多地受到歷史的影響,而不是按時間順序出生的時期,並且有三個因素被認為在決定一個人將屬於哪一代群體方面更為重要。這三個因素是(Reeves & Oh, 2008)

(1)個人認為自己屬於哪一代

(2)在家庭、事業、宗教和政治等議題上的共同信念和行為,以及他們對婚姻、孩子、犯罪甚至毒品的選擇,這是特定世代的特徵

(3)個人在歷史上的共同位置,指的是特定一代形成時期的特定歷史事件(例如戰爭)或趨勢(例如從自由主義政治轉向保守主義政治)。

財務社會化

1. 定義:學習和發展價值觀、知識、標準和態度的過程,從而形成促進財務福祉和永續性的行為(Danes,1994)

2. 顯性與隱性財務社會化:顯性包含在家庭中父母給予直接教導、有目的的行為;隱性包含自我觀察、無意識溝通、父母暗示行為。

3. 財務社會化除了是每個世代對後代的影響,也是一個社會型態表徵。

五個世代受到事件、環境、歷史影響下,如何形塑他們對於財務集體態度、價值觀,如表1:

表1 五個世代受到事件/環境/歷史,如何影響信念、金錢影響、世代影響

參考資料:Alsemgeest (2023) ,研究者自行翻譯彙整

討論

從世代觀點看財務狀況:

大部分財務工作者僅重視微視層面,會探討個人過往財務經驗(童年時的財務經驗)之如何影響個人對財務的態度、信念、感受,但上一代父母、上上一代父母的財務信念又是如何被影響? 仍從微視層面看待? 仍依循生命週期理論,關注個人在生命週期階段所遇到的財務狀況與因應? 財務經驗的影響難道只有微視層面的影響?

該篇文獻雖沒有明確運用生命歷程理論,但卻從生命歷程重要觀點「世代」切入來看世代與財務的關聯,成長時期重要事件包含生命事件、歷史背景、政策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但此文獻未明確說明宏觀視角,政策如何影響一個世代中人們與財務的關係,較傾向以生活事件、歷史來說明。如果能從政策來看對人生命歷程的財務影響,似乎更能鉅視看到社工所重視的環境如何影響個人。

探討議題:「台灣世代與財務關聯:以生命歷程理論探討」 或 「新住民來台世代與財務關聯:以生命歷程理論探討」

上述兩個議題,是否可以結合將生命歷程理論與財務社會工作一同探討世代與財務關聯,將各世代與財務社會化概念、放入台灣原民世代、台灣閩客世代、新住民世代等來看,如表2掌握各階段來台居民來台當下的年齡、政策脈絡、未來影響,再結合現有探討的美國版本財務社工架構做個比對與結合,形塑屬於台灣的財務社工模式?

或針對近代的新住民族群,依據不同國家從其母國世代樣態看見跨國後的變化與因應脈絡,如此之後再提供跨國財務社工工作時,是否能更加掌握其文化脈絡、影響、延續? 以至於建議新住民財務相關政策的調整,予以新住民來台後面臨各種財務困境議題,達到財務包容性的可能?

表2 不同世代下的成長事件、信念傾向、金錢心態,對於世代/生命事件/政策的交互影響

參考資料:研究者自行彙整

參考文獻

Alsemgeest, L. (2023).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as Part of Financial Therapy. In: Sarpong, P., Alsemgeest, L. (eds) Perspectives in Financial Therapy. Springer, Cham.

© 2024  林家正。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